那些年,我從長照中學到的事(上)- 找到動機,就成功了一半

健身長照兩樣情

幾年前在健身房工作時,工作內容相對單純,客人不外乎想要變壯、變美、變健康。槓片可以一直加,紀錄可以一直破,氣氛總是正向、積極、可預期的,只要規律地訓練,每個人都會有很大的改變。

直到接觸長照後,才發現有一群人,連最基本的生活都沒辦法自理,只能依靠看護或是家人。他們最大的願望,可能只是靠自己從床上坐起來、走去上廁所、或是坐在餐桌旁吃飯,滿足日常生活活動(ADL)。然而由於進步的速度趕不上退步的速度,讓這些目標成了最遙遠的距離,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動作,對他們來說可能比起槓鈴深蹲還難上許多倍。

比起在健身房運動的人,他們的人生就像黑白的電視,而或許他們才是最需要訓練的一群人,於是我開始把健身房的訓練模式移植到個案家裡。

陽光的健身房
灰暗的長照世界

長照復能在做什麼?

先來說一下所謂的『復能』是什麼,簡單來說就是透過一些活動,來恢復他的生活功能,在健身房練負重深蹲,而在個案家練習從椅子站起來,從本質上來說也是一種訓練,只是長輩的狀況通常複雜許多。對某些長輩來說,光是要克服自己的體重從椅子上站起來,就十分吃力了,更虛弱的人連從床上起來都很困難。這時候我會把困難的動作,拆解成更容易做的小動作,先加強最弱的部分,先退階再慢慢進階,譬如翻身坐起、抬屁股之類的,有時候甚至只練習如何呼吸。

只要有心,他們會十分驚訝於原來自己並不弱,比起專業運動員,只要投入些微的努力就能進步,投資報酬率可以說非常高。

把困難的動作拆解成簡單的小動作,就算再衰弱的人都能進步

長照的挑戰

每走進一個新的個案家,對我來說都是挑戰,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,除了常見的中風、人工關節術後、巴金森氏症外,還有小腦萎縮、腦瘤、脊髓損傷、多重慢性病等等,有時候又合併憂鬱症或失智症,如此複雜的狀況,往往需要整個長照團隊的分工合作,還要花很多時間來建立信任感,才有可能達成目標。

曾經在一個獨居老人的分租空間裡,帶一位九十多歲老奶奶運動,她的房間裡僅有一張床和衣櫃,狹小的走道上都是雜物和垃圾,唯一一張可以坐著的椅子上也堆滿了別人捐的衣物,很難想像在這樣的空間裡要怎麼運動。一開始想說服她把房間整理一下,但她幾十年的生活習慣,豈是我這個外人幾句話就能改變的。

有一次不經意在櫃子上看到一個相框,得知那是她已過世多年唯一的女兒,想著不如從這相框動之以情,沒想到再次燃起她的動力,後來在社工和居服員的協助下,總算說服她開始整理自己的房間,光是整理這些長滿灰塵的雜物,對老奶奶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運動,狹小的房間宛如她的健身空間了。

在長照的世界裡遇到最大的阻礙,往往不是沒有器材或是空間不夠,而是大部分的長輩都不喜歡運動,覺得運動是累人的、無效的、麻煩的,比較消極的人甚至只想躺平,然後把希望寄託在藥物或營養品上,最後會發現,每次花最多時間的並不是在運動訓練上,而是在於溝通和引起他們的動機。

老舊的相片成為改變的動機(示意圖)

我們認為的好就是好嗎?

曾經有一個行動不便的老爺爺,平常最大的興趣就是到公園跟老朋友們泡茶聊天,直到老朋友們相繼去世,他的人生頓時間失去了重心,整天只想在家裡坐著發呆,連外籍看護也不太想跟他講話。

「阿公你想去公園嗎?」我心裡想著借用公園的器材來帶阿公運動。

「不用了啦,朋友都不在了。」阿公說。

「不然我陪你去啊。」

被我說服的阿公拄著助行器緩慢行走,但眼看他越走越歪。

「阿公你走歪了喔。」我忍不住想矯正他的動作。

「我哪有走歪?是路歪了!」

我沒有反駁他。接著走沒幾步就想坐輪椅休息了。

「我們再多走幾步好不好?」

「免啦,你看孔明也沒多厲害啊,還不是要坐轎子?我坐輪椅就好了啦!」阿公憤慨的說。

「你有想做的事嗎?」

「免啦,我活夠了!」

總之不管我怎麼說,阿公都有自己的一套說詞,即使每次都會在我的督促下多走一點點,但平常的他只希望外看推他出去曬太陽就好。於是他的體力一天比一天退步,活動範圍一天比一天縮小,從公園到家裡,從客廳到自己的臥室。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,也只能順其自然。

人一但失去了動機,就像有裂縫的皮球一樣,再怎麼樣幫他打氣仍會不斷的洩氣。

但換個想法,如果他根本不在乎這個裂縫,我們有必要一直幫他打氣嗎?

(觀看次數 140 次,今日1人造訪)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