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過去: 從迷茫到探索人生的意義
為什麼選擇物理治療?
大學誤打誤撞進物理治療系就讀,當時對這個科系完全不了解,身邊的同學大多是原本想讀醫學系但沒考上才來的,我想:「既來之則安之,物理治療這個專業應該有它的價值吧?」
畢業後很快就找到在診所的工作,每天重複著拿熱敷包、貼電療貼片、綁拉腰、吊脖子。有時候會感覺病人就像生產線上的產品,做著套餐式的無差別治療,而自己就像在加工廠上班。我逐漸意識到,在現行健保制度下,治療師難有發揮空間,病人也很難得到完整的治療。看著前輩們的處境,我認真思考:「這真的是我想要的未來嗎?」
深信每個人都值得更好的治療品質的我,開始進修徒手及運動專業,希望能提供更專業的服務,並在診所推行自費的一對一治療服務,然而在當時的環境下並不容易經營,我陷入了人生的低潮。
這時內心深處有個聲音告訴我:「人生很寬廣,給自己一點空間去探索吧」。
深思熟慮後我決定放下了一切,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到世界各地去旅行,我以背包客的方式走訪了二十多個歐亞國家。在這趟旅程中,我第一次感受到世界的遼闊,也獲得了深刻的啟發。
流浪吧!尋找人生的意義
這段旅程從香港出發,一路從中國穿越蒙古後,沿著西伯利亞鐵路進入歐洲,再來到中東的土耳其和伊朗,接著進入南亞的尼泊爾、印度,以及東南亞各國,最後回到台灣。我以沙發衝浪住在當地人的家或是打工換宿的方式,深入體驗每個地方的生活,透過與當地人的互動,我看見了不同的生命價值觀和生活方式。
在蒙古戈壁沙漠中,一位17歲的導遊用流利的英文,為我講述蒙古人的生活和成吉思汗的故事,踏在這片羊群比人群多的遼闊大漠上,我的心胸也跟著寬廣了。
在俄羅斯時,遇到外表看似嚴肅的俄羅斯人,私下其實很友善,即使在語言不通的地方,我也常常得到他們的幫助。
在印度瓦拉那西的恆河畔,我看著往生者的火化儀式,河邊的婦女在洗衣、洗澡,孩童們在一旁嬉戲。這景象讓我深刻體會到死亡與生活是如此緊密相連。
在伊朗德黑蘭時,我原本以為那會是個令人恐懼的地方。但實際上,當地只是因為宗教和政治因素而有較多限制。大多數伊朗人其實都非常友善好客,當我重感冒時,他們毫不吝嗇地照顧我直到康復。我也順便運用專業為他們處理一些痠痛問題。這段經歷讓我學會用更開闊、多元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。
長途旅行一段時間後,我對觀光景點漸漸失去興趣,內心渴望做更有意義的事。在馬來西亞時,因緣際會來到一座荒島,與來自各國的夥伴一起嘗試過自給自足的生活。然而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巨大落差:荒島上土壤貧瘠、地下水缺乏,無法種植足夠的糧食。儘管大家不斷努力,短期內仍看不到成果,最後還是回到觀光客的度假模式。
在這座沒有網路、電視、手機的小島上,生活格外簡單:看海、散步、躺吊床、游泳、撿拾寶特瓶、烤肉,時光就這樣靜靜流逝。
這樣的生活看似愜意,我卻漸漸感到一種無所事事的空虛,原以為遠離塵囂就能找到人生的意義,但我逐漸明白,旅行也許打開了我的視野,但終究還是得回到社會裡,在各種可能性中創造價值,於是我開始思考下一步。
持續探索內在的旅行
回台灣後,我非常不適應城市快速的生活步調,因此沒有立即回到治療師的工作崗位,而是繼續另一段探索內在的旅程。我投入協力造屋、內觀、樸門農法、生態村等活動,做著他人眼中不務正業的事。生活不虞匱乏,心靈卻很富足。
在南投協助蓋自然建築時,我和夥伴們為了蓋好一面土牆,每天在泥土和石堆中忙碌,有別於現代的水泥房子,蓋土牆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耐心。我們必須反覆攪拌、揉捏泥土和稻草,並用不同大小的石頭砌上去,確保每一層的結構都夠穩固。這不僅是體力的考驗,更需要團隊間的默契與配合。
當拼完最後一小塊土牆時,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滿足感,就像和大夥們親手建造了一座萬里長城一般。
儘管做這些事情並沒有任何金錢收入,但讓我領悟到:原來「創造」與「分享」就是人生的意義,也是快樂的來源。
我的轉變:重新定義治療與運動
經過這段探索的旅程,我體會到人生沒有標準答案,有時繞遠路反而能讓我用更寬廣的視野看待每一個機緣。
我決定先回到物理治療的老本行,但不再沿用過去的復健模式。我深信治療不該只有被動恢復,而應該是一個主動參與、改變身體與心靈的過程。因此我選擇深入學習運動科學,因為我相信運動是改變一個人的力量,能讓每個人找回身體的主導權。
恰逢運動風氣正盛,我有幸進入健身房工作。這裡不同於傳統醫療環境下的被動復健模式,每位學員都懷著是為了改變自己的積極心態而來,在這邊我有機會「分享」我的知識,並且和學員一起「創造」健康的身體。
曾經有一位年輕學員,因為上班過勞導致腦部神經受損而失去意識,出院後雖無大礙,但身體已不如以往靈活,於是我開始帶他做一些身體動作控制的訓練,引導他去覺察並理解身體的運作方式,讓他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,隨著他的堅持與努力,接著他開始做負重訓練,即使這個過程非常辛苦,但最後總算能回到他最愛的羽球場運動了。我深刻體會到「運動即是治療」的真諦。
與其說我在教健身,不如說我在做「動作教育」這件事,我希望透過這種教育方式,讓每位學員不只是單純跟著做動作,而是真正理解每個動作背後的原理和意義,進而學會如何照顧自己的身體。
我相信,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身體的專家,希望透過運動幫助學員「改變動作、改善生活、改寫人生」。
每個人存在的意義,都是自己賦予的; 只要誠實面對自我,人生的路不會白走。
— 嘎逼 Kopi —
現在的我:推廣全齡健身的使命
2018年,我加入了政府的長照2.0計畫,有機會到失能的長輩家中指導運動,隨著每一次的居家指導,我看著一些原本虛弱臥床的長輩,逐漸進步到能夠走出門,不僅重獲行動能力,更重拾獨立生活的自信。這讓我深刻體會到,運動的價值不只在恢復身體功能,更在於重建生命尊嚴。
2019年,我的母親生病了。除了定期到醫院追蹤外,我開始每週帶著父母在家裡運動。持續一年多後,他們的體能狀況明顯改善,尤其是母親的平衡感和腿力都有顯著進步,甚至能和全家人一起去郊外走步道。看著父母的進步,我更加堅定了推廣全齡健身的信念——運動健身不分年紀,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規律,用最適合的方式打造健康的身體。
2021年,我在YouTube創立了「北木健身」頻道,特別關注中高齡族群的需求,製作了大量居家運動和知識影片,協助許多觀眾透過規律運動重拾健康。透過持續不斷的學習和分享,我希望能幫助更多人找到屬於自己的運動方式,讓運動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及態度。
2024年,我出版了《無齡健身》這本書,想要傳達一個核心理念:「無論幾歲都能開始運動健身,並且自由駕馭你的身體!」
我的概念很簡單,要活就要動,每個人無論幾歲,都能透過運動找到屬於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。這條路上,我不只是一個物理治療師或健身教練,更是一位全齡健康的推動者,致力於幫助每個人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,重新定義身體的年齡與可能性,期待自己能成為更多人邁向健康生活的引路人。
最後想和你分享一句話:「我們無法阻止海浪,但我們可以學會衝浪!」
Kopi的學經歷
現任
北木健身創辦人
揪健康物理治療所
太陽物理治療所
長照2.0居家物理治療師
曾任
Sportsline 運動前線訓練中心
Recall 瑞稞適能中心
松原復健診所
相關證照
高考物理治療師
ACE-CPT 美國運動委員會-私人教練
中華民國肌力與體能教練 丙級
Functional aging specialist 功能性高齡訓練專家
Stott Pilates RMR1 皮拉提斯墊上復健與矯正床
Medex 醫適能 特殊族群訓練專家
TMSA 特殊族群訓練專家
FMS 功能性動作檢測
SFMA Lv1 精選動作評估
EBFA Lv1 赤足訓練專家
DNS A, B 動態神經肌肉穩定訓練
HSKC 硬式壺鈴
Redcord neurac1 紅繩懸吊訓練
怪獸教練俱樂部第十七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