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:帶你探索身體動作

腰痛該怎麼練核心? 麥吉爾的三大核心運動!
腰椎的穩定性來自於脊椎中立以及核心肌群出力,也就是『維持脊椎自然的曲線並且讓核心肌群等長收縮』,講白話一點,就是『中軸穩定、四肢發力』,只要你的腰椎夠穩固,就像腰部隨時穿著一個天然的護腰,也就沒那麼容易受傷了!

該如何正確深蹲? 初學者必學的五個技巧!
大家都知道深蹲是一個很好的訓練動作,如果你剛開始學習深蹲,或蹲下去總覺得膝蓋怪怪的,可以參考以下五個深蹲的小技巧,試著自己調整看看喔!
1.調整雙腳站姿。
2.臀部向後坐。
3.重心放腳掌中間。
4.膝蓋對腳尖。
5.保持脊椎中立。

平衡感不好?常常扭到腳?先來練足踝!
如果你常覺得走路不穩,或習慣性扭到腳,那很有可能是你的足踝的本體感覺出了問題。本體感覺就像你的親密伴侶一樣,無時無刻保護著你,但我們經常無意識地使用這些感官,直到漸漸地和它貌合神離,才發現它的的重要性。本體感覺讓我們知道身體在什麼位置,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環境變化,並且在失去重心時,能第一時間把重心找回來。換句話說,如果缺少本體感覺,我們根本寸步難行。

坐著運動行不行?改變姿勢動動看!
如果你在搜尋引擎搜尋「長輩運動」或是「銀髮族運動」,結果可能會出現很多長輩坐在椅子上的運動,也許是因為沒有人知道這些長輩的能力如何,所以選擇這種保守的運動方式,「有動總比沒動好」似乎變成一種最低的自我要求。
對於完全沒有運動習慣的虛弱長輩來說,坐著的確是一個最安全的運動位置,尤其是有退化性關節炎、人工關節置換、或平衡感非常不好的人,坐在一張穩固的椅子上運動,除了能避免使用那些會引起疼痛的關節、肌肉,進而活動不會痛的部位,更讓人放下跌倒的恐懼,進而增加運動的意願。

給山友的居家訓練指引一柔軟度篇
一提到柔軟度,就讓人想到小學測驗坐姿體前彎時,每個人坐在地上奮力往前摸腳尖的畫面。柔軟度好的人,可以輕鬆超過腳尖,而小時候柔軟度很差的我,大概頂多摸到小腿。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(ACSM)的定義,柔軟度(flexibility)是指在完整的動作範圍內活動關節的能力,目前並沒有單一測試可以測全身的柔軟度。坐姿體前彎常用來測試下背和大腿後側的柔軟度,並無法預測是否與下背痛有關。

給山友的居家訓練指引一平衡篇
對山友來說,最害怕的除了高山症、迷路外,就屬墜崖了。記得有一次,跟朋友相約走八通關上玉山,即使已準備了岩盔、繩索、D環,也上過相關訓練課程。但因途中的崩壁地形,可能會因為下雨而改變路基,充滿了許多變數,心中仍然是忐忑不安。不過說也奇怪,人在遇到危險時,反而更加專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