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我是Kopi,
今天想跟你聊聊一個常被誤會的問題:幾歲才算「老」?
過去我在復健科診所工作時,
常常聽到一些看起來明明還很年輕的大哥大姊們,
一邊做治療,一邊嘆氣說:
「唉唷~我老了啦,動不動就痠痛,沒辦法了啦」
「膝蓋退化了,應該就是年紀到了,該養老了~」
曾遇過一位65歲的大姊因為害怕膝蓋磨損,
不太敢走太多路,甚至連樓梯都不敢爬。
我能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,
當身體有一點痠、有點痛,行動力不像以前,
好像很自然就會認為:「啊,我是不是老了?」
但你知道嗎?
🔍其實很多研究早就發現:
大多數的痠痛問題,並不是年紀大造成關節磨損,
而是因為「你不再使用它了」、或者「你用錯方法了」。
當你不再跑、跳,某一天會發現你的動作變慢了;
當你不再蹲,漸漸地就會害怕蹲下;
如果你長時間久坐,久而久之就產生各種緊繃和痠痛。
也就是說——
老化是一種自然現象,就像頭髮會慢慢變白一樣,
但這並不代表身體隨著年紀增長而損壞或疼痛。
相反的,身體其實是一個很神奇的「用進廢退」系統!
當你越去使用它,它就會慢慢的變強壯!
舉一個最經典的例子,
一位現年76歲的韓裔馬拉松紀錄跑持人 Jeannie Rice(號稱地表最速奶奶),
在她76歲時以3 小時 33 分 27 秒的一分之差,打破了她自己75歲時所創的世界紀錄,
現在她每個月仍持續跑300-400公里,這個習慣從她30多歲開始跑步從未間斷過。
更神奇的是,她的心肺耐力(最大攝氧量47.8)幾乎相當於20多歲的女性頂尖運動員。
「我忘了我有多大年紀,因為從身體上來說,我可以跟上這個速度。」她說。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?
實際的年齡不等於身體的年齡,人類的潛力真的比我們想像中大太多了!
有些人總是認為「身體是隨著年紀在耗損的,要少用才行」
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。
假如我們的身體就像機器一樣,用久了就會消耗殆盡,
那麼馬拉松跑30多年的人,他們的膝關節應該磨損的比一般人更嚴重才對,
照理說應該都要換人工關節了吧?
但實事上跑步不會增加關節磨損,
重訓也不會造成關節退化,透過循序漸進的鍛練,
身體反而可以產生新的適應力,進而更加強壯。
另一個例子是不久前(2025/5)台灣的越野跑界中,
61歲的古明政大哥又創造了新紀錄,
他以34天的時間快速走完台灣100座百岳,
總計走了940公里,總爬升 97,700公尺,每天行走長達10到20小時,
在連續大雨、迷霧、低溫,甚至部分路段破損中險象環生,
最後締造台灣高山行走歷史新紀錄。
這驚人的體力不僅是同年齡層最頂尖的了,也許也領先大部份比他小30歲的年輕人了 !
這也是我之前常說的「身體的年齡,由你決定!」
日本最高齡的健身教練瀧島未香奶奶也曾說過:「年齡只是數字!」
她在65歲前完全沒有運動,但93歲的她現在還能每天慢跑3公里。
不禁讓我思考,到底幾歲算老?
你認為呢?
我自己的答案是,當你放棄探索身體的可能性時,你就開始老了。
希望我們都能像瀧島未香一樣,動到老、活到老!
如果你是「對運動訓練有興趣、但不知怎麼開始的新手」,
可以考慮購買我的書【無齡健身】,裡面有這些年來我的一些教學心得和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