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給山友的居家訓練指引一柔軟度篇
一提到柔軟度,就讓人想到小學測驗坐姿體前彎時,每個人坐在地上奮力往前摸腳尖的畫面。柔軟度好的人,可以輕鬆超過腳尖,而小時候柔軟度很差的我,大概頂多摸到小腿。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(ACSM)的定義,柔軟度(flexibility)是指在完整的動作範圍內活動關節的能力,目前並沒有單一測試可以測全身的柔軟度。坐姿體前彎常用來測試下背和大腿後側的柔軟度,並無法預測是否與下背痛有關。
一提到柔軟度,就讓人想到小學測驗坐姿體前彎時,每個人坐在地上奮力往前摸腳尖的畫面。柔軟度好的人,可以輕鬆超過腳尖,而小時候柔軟度很差的我,大概頂多摸到小腿。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(ACSM)的定義,柔軟度(flexibility)是指在完整的動作範圍內活動關節的能力,目前並沒有單一測試可以測全身的柔軟度。坐姿體前彎常用來測試下背和大腿後側的柔軟度,並無法預測是否與下背痛有關。
對山友來說,最害怕的除了高山症、迷路外,就屬墜崖了。記得有一次,跟朋友相約走八通關上玉山,即使已準備了岩盔、繩索、D環,也上過相關訓練課程。但因途中的崩壁地形,可能會因為下雨而改變路基,充滿了許多變數,心中仍然是忐忑不安。不過說也奇怪,人在遇到危險時,反而更加專注。
從訓練的角度來說,我把它分成五種能力,分別是肌力、心肺、平衡、柔軟度、協調,這些都是登山健行必備的能力,也都可以自己在家裡練習。為了了解這五種能力的重要性,讓我先講個故事。
深蹲,可以說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,大部分的人在一歲前就已經會了。然而在成長的過程中,每個人的骨骼肌肉發展,會因為環境、成長背景而產生很大的不同,所以深蹲對某些成年人來說,已不再像一歲前那樣輕而易舉,反而會是有點挑戰性的動作。如果你還不太能掌握深蹲要領,或者找不太到發力感,或許可以試試深蹲的親戚-分腿蹲。
經過上次的動作測試,相信大家都有一點心得了。如果從地板上站起來對你來說很簡單,那恭喜你,這意味著你的髖關節很健康,平衡感也很好,基本上維持下去即可。如果必須靠手的輔助才能站起來,那也沒關係,現在你知道自己需要加強甚麼了。這次我想邀請你們一起來感受身體與地板的連結。在這之前,請試著把大腦的想法清空,不需去做任何評斷、懷疑,帶著一點好奇心,全然去感受當下就好。